地方动态|上海浙江河南新疆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2-27 |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上海】上海“软硬并举”打造国际开放门户枢纽新标杆 洋山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今年开建

2月23日,上海市召开2023年交通工作会议暨交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提出以“交通强市”建设为统领,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深化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完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推进更高水平“公交都市”建设,扎实推进全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海将以更加协调的“软硬并举”,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全力打造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新标杆,推进洋山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开工建设,有序推进罗泾港区集装箱改造、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做好国际航运公会等国际组织引进服务工作,创新上海国际集装箱舱位交易平台功能,全力搭建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MaaS平台。

上海将推进交通设施、服务、管理全方位一体化,以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为重点,有序推进沪苏湖铁路、沪渝蓉高铁、上海示范区线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域铁路嘉闵线北延伸、金山至平湖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机场联络线运营筹备;以线路发展规划等为抓手,推进省际毗邻公交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海将开工建设沈海高速公路嘉金段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机场联络线、北横通道东段等项目建设;建成沈海高速公路嘉浏段扩建、杨高路改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地铁19号线、沪松公路快速化、外环高速公路西段交通功能提升、南北通道等一批预备项目前期工作。

上海将建设“交通联盟链”,推动一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和标准落地;推进洋山港区智能重卡“减人化”测试运营,力争完成20万标箱;持续推进沈海、沪昆等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新增或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500辆、出租汽车3000辆、燃料电池公交车60辆,支持临港、金山打造氢能公交示范区;新增公共(专用)充电桩1万个。

公共交通方面,上海今年将启动建设一批“微枢纽”、公交站点品质提升项目,推进郊区公交电子站牌建设,确保覆盖率不低于50%。道路设施方面,创建120条精品道路和16个精品区域,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200公里及示范镇(路)创建,实施100处道路交通拥堵点改善工程。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方面,创建40个停车治理示范项目,开工建设6000个公共泊位,新增2000个错峰共享泊位,更新投运500辆无障碍低地板新能源公交车。

2022年,上海交通扎实做好交通领域稳经济、保安全各项工作,实现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标箱,连续13年蝉联全球第一;新增1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完成126个道路缓拥堵项目、30个公交车站适老化改造;开工建设9845个公共泊位,推进96个智慧公共停车场(库)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共取消行政许可13项、下放27项,6个事项实行告知承诺。

【浙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浙江宁波召开

2月23日至24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现场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参会。与会同志介绍了本地区“双碳”工作进展及经验成效,提出有关意见建议,并赴宁波港北仑穿山码头、久丰热电公司、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实地观摩学习。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刘德春出席会议并作总结。

会议指出,发展改革环资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履行“双碳”工作牵头职责。一是坚持政治引领,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落实好这项重大战略决策;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难点堵点,结合实际研究谋划方法路径;三是坚持苦干实干,围绕构建完成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聚精会神抓好贯彻落实;四是坚持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和把握“双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优化完善政策体系和工作举措;五是坚持上下联动,强化调查研究、教育培训和经验互鉴,不断增强工作合力,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河南】河南创新基层物流寄递助力市场流通

2月20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将继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改造农村公路5000公里以上,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年底前实现75%的建制村设立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为农村地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交通运输服务。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彦民在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全省累计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9789公里,新增1070个建制村实现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依托省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河南持续加强农村客运日常监测,重点对新增的1000个建制村公交化运营线路发车时间、日发班次等运营情况进行监测抽查,及时纠正停运、随意减班、不按时发车等问题,确保达到公交化运营标准。

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已有2.9万个建制村设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覆盖面达到64.4%。河南创新基层乡镇寄递物流网点运营模式,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助力农产品上行、消费品下行。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有3.2万个建制村开启邮快合作业务,覆盖率达到72.8%。

【新疆】新疆:联网强链串联经济节点

在披云戴雪的天山深处,来自五湖四海的上千名建设者有序配合,奋战在新疆乌尉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科拜来客2号隧道施工现场。

天山胜利隧道全长22.1公里,是乌尉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也是目前世界在建的最长高速公路隧道。面对特长、高寒、高海拔以及超复杂地质情况带来的挑战,承建方量身定制掘进机——“天山号”和“胜利号”,将原本72个月的工期缩短至52个月。

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推动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去的一年,新疆全年完成交通投资748.67亿元,同比增长8.4%,成为稳住全区经济基本盘的中流砥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副厅长李学东介绍,当前新疆高速(一级)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1万公里,位居全国前列,近5年新增高速(一级)公路5000公里,所有地(州、市)及107个县(市、区)中有94个实现通高速(一级)公路,占比近9成,天山北坡经济城市群进入八车道高速公路时代。

近期,新疆召开交通建设2023年度第一次推进会。今年,新疆计划完成公路交通建设投资832亿元,推动“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南北疆畅起来、出入境联起来”加速实现,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乌尉高速公路北起乌鲁木齐,南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是首批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的工程。项目通车后,乌鲁木齐至尉犁的车程将缩短近200公里,行车时间缩短3小时,跨越天山仅需20分钟。

与穿越天山的乌尉高速公路不同,同样正在施工的那(拉提)巴(仑台)高速公路呈东西走向,“伴行”天山。

“今年是那巴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关键之年,目前7561个桥桩已完成3500个,接近50%。”新疆那巴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总经理李杰介绍,全长215.39公里的那巴高速公路,兼具高海拔、多冻土、多桥隧的特征,且途经那拉提和巴音布鲁克两个5A级风景区,保通压力大。

如今,建设者们正跨林蹚河、钻山过岭,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隧贯东西、桥通南北,在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中,一条景观大道在天山深处、高寒草原间铺陈开来。那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将成为沟通伊犁河谷地区与南疆库尔勒的便捷通道,和静县巴仑台到那拉提车程将由目前的5小时缩短至2小时。

建成三大国际运输通道

从2019年开始,新疆公路交通投资连续保持8%以上的高位增长,成为拉动全疆投资和就业的重要引擎。2022年,315国道民丰至洛浦县段、314国道阿克苏过境段等多个项目交工通车,公路里程快速增长。

依吞布拉克至若羌高速公路于2022年8月底通车,使新疆在继连霍、京新高速公路之后,拥有了第3条进出疆高速大通道。这条线路穿越阿尔金山和罗布泊两个无人区,让若羌、且末、和田乃至喀什等地实现高速串联,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南通道实现全面快速化。

截至2022年年底,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中、南三大国际运输通道基本建成,环塔里木盆地高速(一级)公路基本建成通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第3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公路对全疆经济社会节点连通、覆盖程度显著提高,新疆路网规模实现了量的大幅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创新解决高寒高海拔施工难题

眼下,南疆、北疆、东疆路网等级、密度仍有较大差异,公路联网、补网、强链建设任务艰巨,补短板仍是当前和今后新疆公路交通建设的首要任务。

今年,新疆交通计划实施项目66个,其中续建项目54个、新开工12个;重点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扎实开展国家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开工建设星星峡至吐峪沟高速公路改扩建、鄯善至库米什高速公路等工程,推进奎屯—独山子—库车高速公路等重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

随着部分重点交通项目深入天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腹地,隧道和桥梁工程技术难度前所未有。对此,新疆将依托乌尉高速公路、那巴高速公路等国家重大公路建设项目,推动TBM技术、北斗系统、装配式施工等先进技术应用和创新,解决高寒、高海拔、多冻土等施工难题,推动新疆交通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