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湖北福建河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2-02 | 来源:南方日报、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广东高速通车总里程连续9年全国第一
日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消息,2022年广东省公路建设再破纪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1211公里,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
据了解,2022年,广东建成(含改扩建)广连高速花都至从化段、宁莞高速潮州东连接线等9个高速公路项目,全省建成高速公路240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69公里,新增高速公路车道里程1002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211公里,内联外通、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为交通强省建设打通了快速通道。
目前,粤东、粤西、粤北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突破6000公里,缩短了粤东、粤西、粤北与大湾区的时空距离,打通了“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茶罐子”进入大湾区的快速通道,为广东建设交通强省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广东省高速公路出省通道总数达30条,与陆路相邻省区各开通5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通港澳的5条高速公路全部建成。
近年来,广东高标准推动高速公路建设,新建高速公路大都规划六车道及以上。目前,全省高速公路车道里程达5.7万公里。
为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广东交通建设率先复工复产。通过实行网格化联防联控,充分发挥智能建造优势等措施,同时提高产业效能,争分夺秒抢回施工工期。
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广东高速公路投资持续高位增长。1月29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召开的党组(扩大)会议透露,今年,广东锚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的目标和“三年工程两年干”任务,全年计划完成公路水路投资2300亿元。继续推进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狮子洋通道等51项1965公里续建项目建设,计划建成13项354公里,新开工12项613公里。
【湖北】湖北交投三条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试运营
近期,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并运营的襄阳绕城高速公路南段、枣潜高速公路襄阳北段、十淅高速公路湖北段正式通车试运营。本次建成通车的三条高速公路均位于鄂西北地区,总投资129.3亿元,全长120.5公里,为三大都市圈交通“硬联通”项目。
襄阳绕城高速公路南段全长31.6公里,起于襄州区峪山镇蒋岗村,止于襄城区尹集乡熊庙村,设熊庙枢纽互通与二广高速公路相接,设有鹿门山、余家湖两个收费站及一对停车区(鹿门山停车区)。建成通车后,该路段与襄阳绕城高速公路东段、福银高速和二广高速共同组成襄阳首个城市外环,全面强化襄阳的交通枢纽地位,为襄阳都市圈扩大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道路通行条件。
枣潜高速公路襄阳北段全长47.9公里,起于枣阳市新市镇王大桥村鄂豫省界,与河南省焦作至唐河高速公路对接,设有兴隆、鹿头、新市三个匝道收费站及一对服务区(枣阳北服务区)。枣潜襄阳北段建成通车后,全长243公里、历经7年建设的枣潜高速公路全线建成,不仅使鄂豫省际高速增添新的快速通道,也衔接起襄阳、宜荆荆两大都市圈,对促进两湖平原经济交流,加强湘鄂豫三省经济社会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十淅高速公路湖北段全长41公里,起于丹江口市石鼓镇贾寨村,与西峡至十堰高速公路河南段对接,止于丁家营镇三清庙村,与福银高速及316国道相交,设有石鼓、凉水河、龙山、丁家营四个匝道收费站及一对服务区(丹江口服务区)。十淅高速公路将实现鄂西北与豫西南的快速直达,对加强鄂豫两省高速通道连通,推动沿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促进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福州力争到2025年智能汽车产业突破千亿元
日前,福建省福州市政府印发《福州市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全力推进东南汽车城建设,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标准建设智能汽车产业园,打造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根据《方案》,到2025年,福州智能汽车产业规模力争突破千亿元,并争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汽车协同发展试点,以及智能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在实施路径方面,《方案》明确,要夯实智能汽车产业基础,在东南汽车城等地区布局建设智能汽车生产线,引进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系统方案供应商。同时,拓展智能汽车应用范畴,建设智能驾驶产品展览体验馆、主题公园和青少年研学基地,举办国际智能汽车产业论坛、国际人工智能机器赛事,拓展智能汽车在公共服务及商业化配套服务方面的应用。
【河北】2022年河北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2.8亿吨,同比增长3.4%
从河北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获悉,2022年,河北港口建设投资累计完成58.2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为年计划的116.2%。全年港口生产性泊位新增4个,达到246个﹔通过能力新增2440万吨,达到11.58亿吨/年,位居全国第3位。黄骅港散货港区矿石码头一期(续建)等工程建成投产。
2022年,河北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2.8亿吨,同比增长3.4%。其中,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7亿吨,同比增长6.4%;黄骅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2亿吨,同比增长1.2%;秦皇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9亿吨,为上年同期的96.1%。河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共完成498.3万标箱,同比增长3.7%。其中,黄骅港完成101万标箱,同比增长16%,增速持续领跑“三港四区”;唐山港完成334.3万标箱,同比增长1.5%;秦皇岛港完成63万标箱,为上年同期的98.2%。
截至2022年底,河北沿海港口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能力的5万吨级以上专业化泊位达到64个,绿色港口建设成绩显著。唐山港京唐港区建成14.74万平方米的煤炭堆场气膜条形仓,为全国沿海港口在防尘方面首次应用。国能黄骅港务公司获评“中华环境优秀奖”,成为全国首个获得该奖项的港口企业。黄骅港智能装船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