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品质民生大通道 久马高速平整度最优路段试通车

时间:2023-01-16 | 来源:中国交通报


□马环宇 陈洲 文/图

沥青混凝土施工现场。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G0615线久治(川青界)至马尔康高速公路两旁,格桑花点缀在边坡上随风摇曳。全长219公里、估算总投资近302亿元的久马高速公路,是四川首条高原生态环保示范高速公路、四川首条高海拔高原高速公路,也是四川首条西北方向出川大通道。项目建成后,将连接成都平原经济区、阿坝州和青海省,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的的民生大通道。

近日,久马高速公路阿坝县50公里路段建成试通车。在交工检测中,LM1标段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其中总体平整度达0.49mm( σ )。在四川久马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久马公司)、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路面分公司(简称川交路面公司)及项目部的科学组织和规划下,项目通过严格控制平整度,提高了行车舒适度。

依托久马高速公路LM1标段,项目完成了《高寒高海拔地区高弹蓄盐缓释沥青路面技术研究》课题,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川交路面公司秉承“心驭路面”治企理念,打造智慧路面、精品路面,为四川省高速公路、社会公共事业作出贡献,彰显国企担当。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升平整度

久马高速公路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川西北山地向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质、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工程施工面临诸多挑战。

提升路面平整度,既是项目难点也是亮点。施工前,项目部精心组织骨干技术员、专业产业工人及机械操作员进行技术交底,铺筑试验路段。在试验路段中验证配比的准确性,确定施工工艺及流程,包括确定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是否准确,验证压实机械的组合、压实顺序、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等。

在施工中,项目充分运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为解决高原极寒地区大温差条件下水稳质量难以保证、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全年有效作业时间短等问题,项目汇聚多位路面专家进行现场调研和指导,对水稳层开裂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通过及时优化级配,严格把控水泥剂量、含水率等关键指标,减少干缩裂缝,以及对水稳层养生采取“透层油﹢养生膜﹢棉毡﹢土工布”四层覆盖养生方式等措施,保证水稳层质量。

同时,水稳层施工采用智能3D摊铺技术,具有大幅减少施工测量工作、减少潜在安全隐患、实现毫米精度级别控制、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路面设计与施工工况等优点。

压实质量管控 打造品质工程

2021年6月,久马高速公路入选交通运输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第一批创建示范项目清单。川交路面公司与久马公司从解决工程瓶颈、提升建设品质、创新技术理念、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关键技术研究,打造高原高海拔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沥青路面抗凝冰技术是久马高速公路“川西高原高速公路高质量建造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三“功能型路面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中的一项研究内容。在久马高速公路项目指挥部的悉心组织和协调下,经过项目科研单位、施工单位的精心准备和合理安排,路面标段实施了抗凝冰剂功能型路面,解决了久马高速公路特殊路段行车安全问题,降低了交通事故率,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久马公司重点围绕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高原高寒工程优质耐久、建设期预防性安全防控三大主攻方向,从现代化工程管理、质量通病治理、提升工程使用寿命、推动工程绿色发展和预防性安全防控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推动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创建。

目前,久马高速公路依托品质工程创建已获得授权《高原草甸切割剥离装置》等专利4项,获批《崩坡堆积体隧道洞口钢管抗滑桩防护施工工法》省级工法1项。

为保障施工质量,自开建以来,项目部从严把关施工前期、过程管理和自检过程,以“三步走”压实质量管控,将质量理念贯穿全过程。

阿坝县50公里路段的建成与试通车,将实现四川省和青海省首次高速公路连接,通车后,从阿坝县出发,当地民众30分钟左右可到达川青省界,较目前时间缩短近一半,极大提升了阿坝县交通出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