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山东陕西湖北青海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1-11 | 来源: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山东】山东交通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工作

2023年春运自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为期40天。今年春运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第四个春运,也是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春运。受疫情态势及防控政策影响,春运期间全省客流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预计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跨区域人员流动性将适时释放,出现一定幅度增长。

经综合研判,预计全省客运总量约为2593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9.9%,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7.7%;其中铁路客运量约为1050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10.3%,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65.6%;道路客运量约为1031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7.6%,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48.5%;水路客运量约为52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26.2%,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0%;民航客运量约为460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13.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68.5%。在客流构成上,预计探亲流约占总客流55%,务工流约占20%,旅游流和商旅出行分别约占10%;因多数高校已疏散学生,节前学生流对春运客流总体影响较小。

春运期间,山东交通运输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省春运工作机制和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作用,提前做足各项准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和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顺畅。

一是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出行。加强客流形势动态研判,指导客运企业细化优化运力供给,加大重点时段、热点区域、农村地区运力投放,加强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干线运输与城市交通间衔接,有效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加强运力储备,遇有大客流等突发事件,及时通过加密班(航)次、开行加班车等方式,提高旅客运输能力和效率。加强路网运行动态监测,全力做好路网运行服务,严格落实假期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引导公众错峰避峰出行。全力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保持候乘环境整洁,积极关爱帮扶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推广应用线上购票、电子客票、刷脸进站、扫码乘车等服务,提高进站和换乘效率。

二是保障交通物流畅通高效。严格落实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政策,严禁擅自关停关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确保全省路网畅通、物流运行顺畅。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加强运力调度,健全运力储备,确保能源、粮食、农机农资等重点物资干线运输和集疏运高效运行,做好新冠肺炎疫苗、抗原检测试剂、药品、口罩等医疗物资,以及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生活物资运输车辆优先便捷通行服务。做好货车司机、船员等从业人员生活保障,提供饮水、用餐、如厕等基本生活和必要医疗救助服务。

三是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认真实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领域疫情防控政策,持续做好交通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防疫消毒和通风换气。严格做好交通运输从业人员防护和健康监测,实施症状管理,出现发热等症状,第一时间报告,未排除风险前停止作业。加强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指导各地建立从业人员预备队,加强应急运力储备和跨区域调配,发生大面积感染时及时开展人员整体轮换、运力统筹调配,确保重点枢纽场站不关停、重要线路服务不中断、重点物资运输不断链。加强乘客个人健康宣传,引导乘客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自觉遵守旅行途中自觉遵守戴口罩、少聚集等要求,避免带症状出行,最大限度减少疫情传播。

四是强化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围绕“两客一危”车辆、港口、城市轨道交通、高铁、民航机场等重点领域,特别是针对疫情条件下交通运输行业长时间低负荷运行带来的风险,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要求,全面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从业人员适任、运输工具适航适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出现极端恶劣天气或突发情况时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妥善做好道路铲冰除雪、抢通保通、通行管控和车辆分流引导等工作。强化值班值守,春运期间,山东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将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及时掌握春运动态,出现突发事件,及时进行应急处置。

【陕西】陕西陆港空港联动厚植向西开放新优势

记者从1月10日召开的陕西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陕西交通将持续推动改革创新,坚持聚焦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区域协调、乡村振兴、行业治理、党建引领,找准突破口、扭住发力点、蹚出新路子,当好开路先锋,计划全年完成综合交通投资800亿元。

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陕西将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推动陆港空港联动、一体协同发展,厚植向西开放平台新优势;加快构筑西咸同城化、全域一体化、站城融合、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抓紧开展西安都市圈高速公路环线东段、西段前期工作;加快沿黄公路陕豫界至华阴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展黄河宜航河段通航研究。

聚焦产业发展,陕西交通将持续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全省铁路货运量计划新增1000万吨;支持扩大中欧班列“长安号”公铁空联运规模,深化西安陆港与东部沿海港口海铁联运;支持西安打造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推进邮政快递分拨中心、仓配中心和县级共配中心建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聚焦区域协调,陕西交通将优化互联互通主骨架,巩固拓展“县县通高速”成果,加快实施眉县至太白等15个续建高速公路项目,力争新开工200公里;提档升级干线公路,改建规模达1400公里以上;加快贯通国家高铁网在陕路段,健全“干支结合”机场体系,加快打通汉江高等级航道瓶颈节点,大力实施“交通+”战略,服务关中协同创新、陕北持续转型、陕南绿色循环发展。

聚焦乡村振兴,陕西将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全年完善提升农村公路9500公里,新增2500个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坚持“典型示范、多点突破、整体推进、全域提升”思路,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向革命老区、脱贫县(区)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倾斜,加快从典型示范引领向全域达标发展转变。

2022年,陕西完成综合交通投资818亿元,同比增长39.9%,建成通车4个高速公路项目,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12公里;新改建和完善提升农村公路9550公里,改造危旧桥梁72座,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900公里。

【湖北】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省北段改扩建工程开工

开工仪式现场 肖帆 摄

中新网武汉1月10日电 (肖帆 刘欣 王江陵)京港澳高速公路鄂豫界至君山段改扩建工程湖北孝感段10日正式开工,至此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省北段正式全线新建。项目建成后,将由目前的4车道变成8车道。

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北段改扩建工程,起于孝感市大悟县九里关,与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南段对接,止于武汉西枢纽互通衔接京港澳高速公路与沪渝高速公路共线段,全长158公里,投资规模约216亿元,是目前湖北省工程规模最大、投资金额最高的单一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

该工程按全部控制出入、全立交的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全线共设桥梁29228.94米/202座、互通式立体交叉16处,服务区4处,停车区2处。

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湖北孝感段紧邻高速公路施工 肖帆 摄

当天的开工活动,在中铁十一局集团担负施工的第4标段进行。该标段包含一期18.7公里的土建、二期35.9公里路面工程。中铁十一局项目负责人介绍,京港澳高速公路作为贯通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之一,道路交通异常繁忙,这对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等领域提出挑战,本次改扩建施工将在不影响道路通行的情况下进行。

据悉,京港澳高速湖北段改扩建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京港澳高速公路交通压力,畅通南北交通大动脉,强化武汉市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同时,还将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网路结构。

【青海】青海5个交通重点项目建成通车

日前,青海省213国道策克至磨憨公路乐都至化隆段、共玉高速公路野马滩震损段恢复重建工程、338国道盘坡经大通河桥至热水段改建工程、345国道启东至那曲公路杂多至查吾拉段公路改建工程、224省道二道沟兵站109岔口至治多段公路改建工程5个交通重点项目建成通车,对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助力青海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通车的5个项目总投资达135.68亿元,新增通车里程331.2公里。策克至磨憨公路乐都至化隆段通车后,进一步加密了青海东部地区路网,将对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辐射带动沿线旅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共玉高速公路野马滩震损段恢复后,打通了地震受灾地区的高速公路通道,对加快灾区重建、改善沿线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345国道启东至那曲公路杂多至查吾拉段、224省道二道沟兵站109岔口至治多段2个公路改建项目的通车,标志着查旦乡等3个乡镇结束了不通沥青路的历史,将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338国道盘坡经大通河桥至热水段改建工程完工后,进一步完善了海北藏族自治州区域内路网结构,路网服务功能强化,应急抢险能力提升,将有效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