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四川交建集团深化国企改革成果显成效

时间:2022-12-22 | 来源:中国交通报

华天彬 文/图

3D智能摊铺技术

3D智能摊铺机缓缓移动,沥青混凝土摊铺在宽阔路面上,平整如镜的高速公路铺展延伸;全线隧道洞口“零开挖”,一滴污水不外排……在高速公路智能化、绿色化建设的道路上,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四川交建集团)通过国企改革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3D“打印” 路面平整又安全

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3D智能摊铺技术实现路面更平整、更安全。该技术主要通过GPS卫星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和激光高精度测量系统实现对路面高程精度和平面精度的立体控制,实现对路面的3D“打印”。通过智能控制、实时跟踪、及时纠偏,实现道路质量内实外美。

同时,通过高精度UTS智能引导,摊铺机施工过程中可以及时反馈数据,实现毫米级别控制,大大提高路面平整度。目前,该技术已在德会高速公路进行成功试验。

此外,3D智能摊铺技术经由坐标与高程控制,控制点可依照实际需求开展加密处理,使线性、高程更匹配设计及实际需求,能有效消除传统放点挂线或平衡梁控制工艺存在的线性、高程拐点问题,实现精准操控,减少人工干预造成的误差,减少安全隐患,保障施工质量。

智能化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3D智能智能摊铺成功运用后,四川交建集团又在德会高速公路引进无人驾驶摊铺碾压机群。通过在摊铺机、压路机上加装高精度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障碍物识别系统等智能技术,为设备提供控制信号与行驶路径引导,实现自动协同作业,完成既定行驶、转向等一系列操作,有效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导致的漏压、过压、欠压、超速等问题。

无人驾驶摊铺碾压机群依托高精度定位技术,可将施工轨迹精度控制到2厘米范围内,提高摊铺碾压的均匀性、压实度和路面平整度。同时,无人驾驶碾压机群还具有远程唤醒、休眠功能,配备自动预警、紧急停车、自动避障等多重安全防范措施,可以全天候连续施工,降低交叉作业的安全风险,进一步实现提质增效。

绿色铺底 全线隧道“零开挖”

实现可持续发展,智能化建设与绿色发展缺一不可。四川交建集团从组织创新、资源集约、设备升级、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方面入手,持续推进工程建设绿色发展。

“我们已经严格按照标准化施工指南要求,采用‘零开挖’进洞理念,尽量维持原有施工地貌。”在四川交建集团泸石高速公路白草坪隧道进口,项目负责人说。

不同于以往在洞口周围坡面大面积开挖,“零开挖”不对山体进行大面积削坡,而是先将隧道延伸出来,喷射混凝土护坡,避免仰坡滑坍,最大限度保护洞口周围的林木和植被,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截至目前,泸石高速公路全线18座隧道全线72个洞口全部采用“零开挖”的施工方式,减少4.3万余平方米洞口创面破坏,相当于8个足球场大小。

“清污分流即是对隧道涌水与污水进行分流管控……”在泸石高速公路TJ8标段礼约隧道进口,项目负责人正介绍清污分流的施工方法。通过这一方法,隧道涌突水沉淀处理综合利用,多余部分检测达标后排放,隧道内生产污水统一进入洞外沉淀池,经压滤机等过滤设备进行过滤,净化后的生产用水,“反哺”项目生产建设,达到“一滴污水不外排”的环保效果。

智能管理 提升作业精确度

积极推进高速公路智慧化、信息化、绿色化建设。目前,四川交建集团在广绵扩容项目引入绿色智能化拌和站,搭载ERP管理系统、GPS调度系统等10套智能化系统及设备,实现智慧化管理。

无人智能地磅系统通过对数据实时分配和处理,实现计量管理、成本核算自动化,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粉罐识别系统及防错打系统实现容量自动识别、库存自动报警、进料自动派罐、生产自动派料,提高用料精确度;浆液回收再利用系统实现实现废水“零排放”,通过回收浆水可减少水资源消耗约25%;砂石分离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实现生产废水回收利用,雨水收集后放入三级沉淀池,作为生产用水或地场洒水、绿化用水等;料仓大棚微雾系统实现自动识别料仓内粉尘含量,超标后自动洒水降尘;门式洗车机搭配多级离心高压泵站,自动识别车辆进行清洗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