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北京广东江苏江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2-12-06 |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国资智库
【北京】“北京交通”App升级停车服务功能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获悉,“北京交通”App“道路停车”功能已全新升级改版为“停车服务”功能并正式上线运行,将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停车一体化服务。
升级后的“停车服务”界面“便捷支付”“功能入口”“地图导航”三大区域功能明确、操作方便。页面增加了未缴费订单展示及状态提醒,提醒停车人及时缴纳道路停车费;汇集了路内道路停车和路外备案公共停车场等基本信息,通过“一张图”的形式提供一体化信息查询服务;界面运行速度明显提升,操作过程更流畅。目前,“北京交通”App累计下载量达1097.6万,注册用户713.3万人,绑定车辆379.9万辆,日均服务车次达到48.4万。
【广东】创新成果展示:全国首个“无亭式”全车型自助通行收费站
背景介绍
广州北环高速公路(下称“北环高速”)于1993年底全线竣工通车,是我国最早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之一。北环高速在广东省交通路网中处于中心枢纽位置,呈东西走向,西起沙贝,东至广氮,全长21.65公里。连接广佛、广清、机高、华南快速和广深、东南西环等高快速路和增槎路、广园路、广汕公路、科韵路等城市主干道,扼守着广州北部进入城区的交通咽喉,目前日均车流量超过42万,是全国车流密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
取消省界收费站以来,收费车道类型分为ETC车道和ETC/MTC混合车道,其中混合车道需要人工操作,存在收费效率低、通行速度慢等问题。为进一步改进传统的人工收费作业模式,全面提升收费作业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地为过往司乘提供快捷、优质、安全的收费服务,北环高速总结工作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在无标准依托、无经验遵循、无成熟先例的现实情况下先行先试,攻克多个技术、管理难点,率先打造出全国首个无亭式全车型自助通行收费站。实现通行费支付全电子化常态化运转,并率先创造收费协管员岗位、重塑收费管理流程、优化财务管理流程等对收费业务进行集成化、扁平化管理,有效优化人力资源、节约营运成本,对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本项目有以下特点:入口实现全车型自助发卡、出口支持多种电子支付方式自助缴费、通行费发票“纸改电”、特殊情况远程及时处置,辅以相应的管理手段实现通行费支付全电子化及收费管理工作提质增效的运行目标。
(广园收费站)
经验做法
1.打造全车型自助通行收费模式,率先创造收费协管员岗位。北环高速通过研发出含超过五千万准确车牌数据信息的车牌库、将自助发卡机升级为自动发卡机、率先实现现金通行费发票“纸改电”,成功打造出一套集自助发卡设备、自助缴费设备、电子发票系统、特情处理设备于一体的自助通行系统,有效破解车牌识别的难题,使入口取卡从“车等卡”转变为“卡等车”,减少现场打印发票的时间及数量,提升工作效率。
自助设备投入使用后,北环高速重新定义收费现场人员岗位职能,将原来收费员及督导员岗位优化整合为收费协管员岗位,收费协管员可完成引导司机使用自助设备、协助处理交通保畅、疫情防控、绿通查验、治超劝返、行人非机动车及摩托车拦截、设备故障报修等工作。实现分区域“包干”管理及对收费广场进行综合管控,达到简化管理环节、优化管理程序、提升管理效果、降低管理成本的效果。
2.重塑收费管理流程。重新梳理并优化改造原有收费管理流程,推出了“微笑接卡、协助缴费、目视送别”的“自助服务三要素”以及《收费协管员岗位职责》《现场特殊事件处理指引》《车道收费系统重大故障应急预案》等七项相关制度,促进了新收费模式下收费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通过积极引导、广泛引导、管理创新等手段,广从收费站于2022年3月2日率先实现了通行费支付全电子化,经过持续优化管理,目前广从收费站、广园收费站、广花收费站及沙贝收费站已全面实现通行费用支付电子化并常态化高效运转,标志着全车型自助通行管理模式已取得成功并具备行业内推广的条件。
3.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根据通行费支付全电子化的工作要求,简化通行费收缴流程,取消清点路费、填写银行缴款单等步骤,建立健全备用金使用规定等资金内部控制体系,取消银行上门收款及银行专人对帐等业务环节,实现对收费业务的集成化、扁平化管理,确保路费管理的安全、高效。
应用成效
(广从收费站)
1.率先在超大车流通行条件下实现自助设备全覆盖。北环高速以广从收费站“为主要试点,在日均车流量达4万车次的超大车流情况下,所有MTC车道(含混合车道)均安装自助设备,全天候以完全自助通行模式高效运转;在此基础上,陆续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广园收费站、广花收费站、沙贝收费站等站点,以上站点均实现自助设备全站覆盖。此外,广清收费站、浔峰洲收费站等站点均有安装自助设备,实现了自助设备全线收费站覆盖。
2.率先打造全国首个无亭式全车型自助通行收费站。进一步探索传统收费站收费设施高效整合模式,将广园收费站、广从收费站原有收费亭全部拆除,安装独立式自助设备,实现了完全的自助发卡、自助缴费作业模式,率先打造出全国首个无亭式全车型自助通行收费站,并形成了收费设备“云化”战略部署,为后续收费业务走向云端等提供了技术基础。
系统运行后,有以下成效:
1.通行效率提高。在该收费模式下,司乘8-10秒内就能完成整个支付流程,极大提升通行效率。以广从收费站为例,人工收费转为自助缴费后,自助车道日均通行车辆0.67万,占比32%,收费站整体通行效率得到提升,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实现自助发卡及缴费)
2.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启用自助设备后,司乘人员能自行完成入口取卡及出口缴费等操作,减少了司乘人员与现场人员之间的接触以及现场停留时间,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有效落实常态化防疫要求。
3.控制运营成本。启用新模式后,随着设备运行渐趋稳定及管理模式逐步成熟,收费协管人员需求量大大减少,达到优化人力资源,节约营运成本的目的。
4.简化收费运营管理流程。新的收费模式下,通过全电子化的支付手段、统一的对账流程、扁平化的后端缴费管理,优化了现场收费与账务处理方式,既确保财务数据与收费数据核对的时效性、准确性,又简化了收费、统计、对账等工作步骤,减轻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大量工作负担,进一步提升收费运营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江苏】无锡地铁智慧安检上“新”,过安检不用再“喝一口”
上新了!
近日地铁站出现了新的“科技神器”
——液体安全检验仪~
小伙伴们带着液体过安检
只需在液体安检仪上检测一下即可
智慧赋能地铁发展
除了此次上新的“液体安全检验仪”外
无锡地铁还运用了不少“新技术”
只为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市民
让智慧地铁变得更加生动可感
随着无锡地铁上线智慧防疫、智慧安检、智慧客服、智慧车站等一系列安全化、智慧化应用场景,智慧地铁正在给市民乘客出行带来更加便捷智慧的体验,用实际行动为创建“五型地铁”添砖加瓦。
智慧安检,由智慧检物、智慧检人、智慧监控、安检信息化等部分组成,以科技手段全面提升检物、检人效率与准确度,智能清扫车站安检难点盲区,有效强化线网级信息实时搜集与集中处理能力,从而持续守护乘客出行安全、通行效率,提升市民出行幸福感,促进地铁运营提质增效。
液体安全检验仪检测更可靠,安全又便捷
“您好,您携带的这瓶瓶装液体需要在液体安检仪上进行进一步检测,谢谢您的配合。”安检人员引领乘客将瓶装液体放在仪器上。原来,这就是地铁站上新的“神器”——液体安全检验仪。
液体安全检验仪通过电场感应技术有效对陶瓷、玻璃、塑料、铝、铁等材质的瓶装容器进行检测。只需要两三秒钟,液体安全检验仪就能隔着瓶身,检测出瓶内是否装有易燃易爆及易腐蚀性液体,从而有效提高安检的效率和安全性。目前无锡地铁线网各车站安检点均已配置液体安全检验仪。
太赫兹安检仪无接触安检,安全进站有保障
除了液体安全检验仪,三阳广场站还有一个“大家伙”——太赫兹人体安检仪。这套设备可以实现“无辐射、非接触、不停留”的新型安检模式。
相较于传统安检以检测金属为主,太赫兹人体安检仪集成了太赫兹探测成像与红外测温技术,可检测金属、液体、胶体、陶瓷等多类违禁品,乘客只需通过安检区域,即可快速完成测温及安检,真正实现了“全过程无接触”,大大提高了安检效率。
“太赫兹”技术本身没有辐射,是一种被动的接收人体对外辐射的技术,对乘客来说十分安全。
智慧测温系统精准识别报警,防疫联动处置
为进一步提高测温及乘客通行效率,无锡地铁已在车站安检处设置智慧测温系统,该系统使用红外热成像测温相机对乘客进行实时无接触式测温,以无感测温的方式内嵌于智慧安检流程当中,一旦设备检测到温度异常,则立即推送告警,地铁工作人员会快速对乘客进行体温复测,为守护市民乘车安全进一步加固“防护锁”。
未来,无锡地铁将聚焦智慧城轨建设,围绕安全保障、品质服务、便捷出行等关键,向差异化、精细化、智慧化迈进,打造更多便民利民的智慧出行新场景,让市民乘客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以实际行动践行地铁高质量发展。
【江西】江西省港口集团脱钩移交江西省国资委管理
近日,江西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脱钩移交会议在南昌召开。脱钩移交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将为江西省港口集团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
据悉,江西省国资委将按照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江西省港口集团履行出资人职责、监管职责和党的建设职责,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将平稳有序推进江西省港口集团脱钩移交工作,合力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不受影响、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职工队伍保持稳定。后续,江西省港口集团进入国资系统后,将加强党的领导,持续深化改革,聚焦主责主业,努力做强做优做大,成为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内河现代化港口码头运营商和全供应链港口经济服务商。
在脱钩移交会议前一天,江西省港口集团召开组建江西省港口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会议,推进江西省港航板块重组。江西省港口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将通过一体化运营,推动集团主业做优做强,实现全省水运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客户和产业对接。紧密联系地方有水运需求的制造企业,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网,增进航运业务与外省港口运营公司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扩大集团港航业务规模并巩固提升竞争优势。
二是提供全程物流服务。通过运营管理平台,将母港和补给港串联成珠,有效整合港口、航运、货代等多方面业务,提供“门到门”“零库存”等定制化全过程物流服务,推进“公转水”“铁改水”,提升水运市场占比。
三是着力优化管理机制。以市场机制为原则,引入其他国有资本、社会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股东。通过“固定泊位”“优先装卸”“量大价优”等方式形成战略合作,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
参与组建江西省港口运营管理公司的主要企业有南昌龙行港口集团、九江长江港口集团、江西省航运公司、江西省港航供应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