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上海重庆湖南山东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2-11-23 | 来源:科技日报、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上海】我国首座超宽三维不对称转体桥成功转体

科技日报记者 矫阳

22日凌晨2时18分,国内首座超宽三维不对称转体桥——上海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连续钢箱梁T构转体桥,在跨越7股铁路线时实现精准对接,刷新了转体三维不对称、转体桥面最宽、跨高铁整幅转体最宽等多项转体桥世界纪录。

据中铁二十四局项目技术负责人曾春炜介绍,这座T构钢箱梁转体桥为超宽超高异形三维不对称结构,长190米,梁宽由40.5米渐变至99.3米,梁高达8.2米,桥面最大纵坡6.04%,桥梁两端最大高差达到12米多,重心偏离桥墩中心8.7米,两端长度、重量相差太大。常规转体方式难以实现,施工难度极高,目前国内外尚无施工先例。

桥体自东向西依次跨越机场联络线(在建)、沪昆高铁、沪昆铁路及改线沪昆铁路(在建)7股道铁路线。转体总重15800吨,采用整幅转体方案,与铁路线夹角79度。

在三维不对称、转体桥面宽、跨越铁路股道数量多等因素影响下,转体桥施工面临桥面横向变形控制、转体过程控制、安全风险控制等多项世界级施工难题。

为解决桥梁结构异形带来的三维不对称问题,建设团队与同济大学、武汉理工进行联合攻关,采用三维CAD重心复核技术、基于沙箱的应力差不平衡技术、顶力+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梁体的平衡配重。

桥梁转体施工同时跨越多条运营铁路,特别是全国最繁忙干线之一的沪昆高铁。为确保转体安全,项目部提前三天对钢箱梁进行了试转体,试转体3.7度,提前分析预判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预案。

转体过程中,项目部采用应力监测超限实时预警系统、转体自动化实时姿态监测系统、防倾覆自动预警信息化系统,通过构建BIM信息化模型,实时动态指导转体施工,安全精确引导钢梁转体就位。

22日转体施工时,项目团队采用21根15.2毫米的钢绞线为主牵引索,匀顺地绕在转盘周圈上,通过一套两台同步自动连续牵引设备,以1.03度/分钟的速率缓缓转动;同时配备智能转体监测系统实时动态监测。最终桥体缓慢转动106.3度,精准对接铁路两侧桥墩,到达设计指定位置,误差范围控制在毫米级。

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是上海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全长约7.18公里,是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交通重大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快速连接虹桥商务区和主城区南部,进一步打造上海市主城区骨干道路系统。

【重庆】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完成首跨节段拼装梁架设

通讯员 邓豪 柯渝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渝昆高铁川渝段取得新进展,11月22日,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完成首跨节段拼装梁架设。这是目前国内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中单跨最重的节段拼装梁。

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位于重庆高新区,全长1209.09米。“大桥上部结构施工种类多,包括节段拼装、预制架设、支架现浇以及T构连续梁(转体)等作业。”中铁十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桥是渝昆高铁川渝段唯一一座节段拼装梁,共计架设15跨,此次单片节段拼装梁最重达到180吨,整跨梁体总重约2400吨。

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完成首跨节段拼装梁架设。邓豪/图

“经过半年努力,我们克服了高温和疫情影响,成功架设了华福特大桥首跨节段拼装梁,为以后类似施工积累了经验,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信心。”负责承建的中铁十一局集团渝昆高铁项目二分部负责人刘超介绍。

党员干部带头深入施工现场,提前调配作业人员、封闭施工,提前储备了充足原材料,优化现场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此次架设面临梁体节段多、线型控制精确度高、吊装难度大、拼装难、安全风险高等难题,在京昆高铁西昆公司的指导下,项目团队统筹协调,组织专家团队攻坚克难,高效完成了此次架设。

下一步,该项目将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后续工程施工,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据了解,渝(重庆)昆(昆明)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通道中,京昆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渝昆高铁开通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滇中地区之间的联系,大幅压缩重庆至昆明的铁路旅行时间,极大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促进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湖南】五百吨钢箱梁滑移跨高速

11月14日,在湖南省衡(阳)永(州)高速公路寺塘冲枢纽互通C匝道,总长56米、总重500吨的钢箱梁以每秒20厘米至30厘米的速度平稳直线滑移,“跨”过许广高速公路,到达指定落点。施工过程中,许广高速公路双向车流如织,通行未受影响。

据悉,衡永高速公路小半径曲线段钢箱梁采用液压滑移直线顶推法的成功实施,在国内公路行业尚属首次。在施工作业前期,项目部首先在既有许广高速公路两侧搭设临时支墩,设置滑移轨道,通过滑靴与轨道形成顶推滑移体系,让钢箱梁主体及钢导梁在液压顶推系统的推动下平移就位。液压滑移直线顶推法在小半径曲线钢箱梁上创造性地采用“曲线直顶”,使钢箱梁受力更为直接,较步履式顶推更简单,有效保障了钢箱梁局部稳定和结构安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项目部通过调节液压系统,严格控制起动、制动的速率,实现自锁型液压爬行器的同步动作、负载均衡、姿态矫正,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经技术检测显示,此次顶推施工过程所有承重、平衡等数据均符合设计及结构要求。湖南省衡永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亮表示,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跨既有高速公路占用路面施工的问题,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交通管制的安全风险,进一步缩短了工期,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据了解,衡永高速公路是湖南省“七纵九横”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加密线,起于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起点接许广高速公路,止于永州市冷水滩区马坪村,与二广高速公路相交。该项目全长约106公里,概算投资148.43亿元,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

【山东】青岛机场构建公共交通党建协同新平台

机场是城市的对外开放门户、文明形象窗口、综合服务平台。今年以来,青岛机场集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青岛市委“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要求,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新模式”,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新样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交通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合力,青岛机场集团联合机场交通服务中心、机场分局交警大队、地铁红岛站区、铁路青岛机场站、胶州巴士公司、胶州中达运输、城运控股交运集团成立公共交通党建协同平台。今后,平台将发挥强劲“红色引擎”作用,踔厉奋发、创新驱动,聚力打造一流航空型地面综合交通枢纽。

树立“共同体”理念,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近年来,青岛机场集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多位一体强枢纽”工作理念。公共交通党建协同平台成立后,将坚持“资源共享、服务共建、发展共鸣、合作共赢”的原则,以联席会议办公机制为支撑,以“党建+N”为主线,开辟新发展格局,助力主业大发展。

各成员单位共同签署《党建共建协议书》,依托各方党建力量,立足“全通型、立体化、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创新建立形成“大安全”“大服务”模式。

通过发挥协同平台优势,各成员单位共同加强安全运行管理,在疫情防控、防汛防台、消防救援、反恐防暴、隐患排查、大面积航班延误旅客疏散等方面,建立起“一处发现、迅速响应、多方联动”的高效安全管理体系,以新安全模式保障新发展格局。

同时,各成员单位将服务经验、举措、资源、成果予以共享交流。通过成立志愿者服务联盟,共同发布服务承诺、打造系列服务产品、建立特殊旅客服务保障流程等多种方式,构建共同进步、持续提升服务运行品质的长效管理机制。

建设“智慧化”枢纽,赋能交通发展新动力

胶东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智慧交通项目被列入青岛市三大“交通强国”试点项目之一,依托党建协同平台优势,一座智慧化的交通枢纽被赋予新的动力源。

胶东机场建设完成运行监管全面化、信息共享一体化、协调联动高效化的地面综合交通指挥中心,建立起跨部门、跨区域的交通运输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和开放应用机制,并与高铁、地铁、交通局、交警等外部单位建立“短、平、快”的日常对接机制。通过打造电子化平台,可以实时录入地铁、高铁、出租车、机场巴士的运行情况等,旅客也可以通过电子屏幕即时了解相关信息,合理安排自己出行。

通过“综合交通领导驾驶舱”功能,新增全场景态势感知、日常语言随意问答、事件研判降准快速等功能,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的态势感知和协同融合。同时,借助平台力量,联合交通主管部门,创新网约车管理新模式,划设网约车电子围栏,有效解决行业管理难题,走在了全国前列。

时代的华章,总在奋斗中书写。下一步,青岛机场集团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实现综合交通枢纽设施更先进、保障更有力、服务更优质,助力打造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为青岛“走在前、开新局”当好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