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交通情】路畅产业兴 大同大不同

时间:2020-09-10 |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山西省大同市山环采凉、水抱桑干,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和旅游扶贫路连接城乡,激活了全市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的神经末梢,让沉寂已久的田野焕发新颜。

近年来,山西省交通运输行业以实现“两通”目标、建好“四好农村路”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为重点,持续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进村入户”倾斜,奋力蹚出了一条交通扶贫的新路子。在这个过程中,大同市交通运输部门精准发力,“十三五”期共投资约64亿元,建设6158公里农村公路,并通过“交通+特色产业”“交通+旅游”等方式,充分发挥交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和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让交通扶贫之路越走越宽。

“忘忧大道”产值升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是通过这条‘忘忧大道’走进黄花种植基地视察的。”大同市云州区黄花种植基地的工作人员说,“每年花期,来参观的游客都会排满‘忘忧大道’,黄花丰收后的产值也很可观。”

9月,刚刚经历过收获的万亩黄花种植基地只余杆茎。垂垂日暮,寥寥花开,不见“花海”,但在三晋人民粗犷又务实的观念中,花朵的意义不仅在于美丽,更在于丰饶。

云州区把黄花作为产业扶贫和“一区一业”的主导产业来抓,黄花种植面积17万亩,盛产期黄花有9万亩,产值达7亿元。2014年以来,云州区结合产业发展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区共投资5.2亿元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689公里;结合黄花产业发展,投资2.1亿元完成273公里县乡村道改造工程,建成“忘忧大道”,为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强的交通保障。

城景通 景景通

大同市阳高县长城乡镇边堡村是明代大同镇边墙五堡的重要关口,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丽。依托明长城、明古堡、烽火台、汉代将军墓遗址等独特资源,镇边堡村自2013年开始进行“明代一条街”建设工程和西堡门修复工程,着力发展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