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 吹皱业界一池春水

时间:2014-05-06 | 来源:交通建设与管理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用经济发展阶段,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更加需要公正、权威的信用评级。信用资源如何得到更好利用?信用评级体系是否需要改革?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信用评级对投资者与筹资者分别具有哪些意义?

一个金融界公认的提法是,对于企业而言,信用评级是可以帮助其获得政府扶持以及招商、投资担保、银行贷款的一个可靠通行证,有助于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一般来说,经资信评估体系评估后,信用等级越高的企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就越大,同时也可以增强企业自身融通资金的能力,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通资金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偿债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看门人”和“守护者”

近有“博鳌亚洲论坛2014”信用评级论坛思想交锋,远有二十世纪初现代评级业自西方源起。迄今,不少的中国政府机构与民间组织已经不再满足于用西方的语言与西方对话,意图建立中国特色的本土信用评级体系。

100多年的发展,致使现代企业评级业得到了各国的认可。事实上,企业信用评级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给投资者提示风险并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成本,为筹资者提供资信等级证明并降低筹资成本。同时,它也可为政府的金融监管提供依据。

因此在西方,信用评级机构有着市场“看门人”和“守护者”的美称。

信用关系正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市场中的商品交换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等价交换,“市有信则立,市无信则废”。

这意味着,如果社会信用缺失,就会扰乱市场秩序,欠债者随意拖欠银行贷款,市场中充斥假冒伪劣商品,这必然导致企业和个人的成本增加,风险增大,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在经济全球化的阶段,信用高度社会化,债券和债务关系或者说信用关系,正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

但是,这种顺理成章的经济关系,并非全部被理顺。

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大量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故信用风险与信息不对称又成为信用社会的主要矛盾,缓解这种矛盾确需要一剂猛药——对市场进行监督。

研究方向集中于信用评级等领域、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叶伟春博士认为,有三股力量可以发挥出市场监督的作用,包括政府、行业与社会,而信用评级便是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内容,“信用评级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信息的搜集、整合来度量风险,从而减轻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导资金的流向。信用评级作为解决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工具,是其他方法和手段所无法替代的,离开信用评级的信用体系是不健全的。”

叶伟春还指出,一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可划分为“基于经济活动的信用体系、基于金融活动的信用体系与基于社会活动的信用体系”三个层次。而按照不用经济主体经营对象的不同有课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商品流通中的信用体系、货币资金流通中的信用体系、信用规则体系。其中,信用规则体系包括信用体系中政府宏观调控或监管、信用法律与信用文化两个运行体系的基本规则。

选择一条什么样的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道路

在国际上,评级市场三大巨头——标准普尔、穆迪与惠誉占据了评级市场的大部分业务。然而,自2007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给各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同时也使评级机构的行为饱受指责。

人们发现,评级机构对于许多复杂金融产品的信用评价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其真实情况,导致投资依据发生偏离。2007年7月开始,三大评级机构连续大规模变动证券市场的信用等级,这又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加剧了市场的恐慌。

2009年以来,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对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进行了连续下调,这被认为是导致并推动欧洲债务危机的一大重要原因。

三大机构在危机中的不当行为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引发了人们深入分析评级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加强对其的监督。

“2008年发生并持续到今天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一次信用评级危机。”“博鳌亚洲论坛2014”上,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建中以美国为例说,2007年美国各类金融资产总规模已达61万亿美元,占全球金融资产的26.6%,系全球金融信用风险于一身。但有着百年历史的美国信用评级却始终未纳入其国家安全体系,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信用评级体系,“这是导致金融危机在美国首先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立国家信用评级体系刻不容缓。”

全球金融危机让业界开始重新审视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关建中认为,若不进行一场信用评级体系革命,建立起适应各国经济发展的国家信用评级体系,世界就很难摆脱金融危机的威胁。

“中国应抓住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的历史机遇,率先进行国家信用评级体系的变革。”他认为,对于一个像中国这样的世界大国而言,选择一条什么样的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道路,不仅仅决定着本国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国际经济安全发展大局。未来中国会成为世界最大金融中心之一,因此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成败具有关乎世界经济全局的战略意义。

信用评级机构应当首先培植“公信力”

中国的信用评级业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才开始引入信用评级业务。在经历了初创阶段、清理整顿阶段、重新确立阶段、调整阶段与突破阶段之后,形成了一些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评级企业。但是,中国的评级业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评级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仍不佳,评级机构的内部管理也有问题,因此还无法树立国内评级机构在国际上的权威性。

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行业信用评价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窦雪松将目前中国国内交通行业企业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信用丧失、信用专业评估机构业务单一且管理混乱、信用评估机构的评估技术落后”等几个方面。

“产生这些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信用评估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如信用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建立健全信用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主要服务于企业等市场主体,还是服务政府转变职能、改善监管?政府、行业协会、信用中介机构和企业等主体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应采用什么样的模式,确定什么样的发展思路?等等。”

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在行动上造成盲目和混乱。

“如有的地方热衷于投资建立信用信息平台和大型数据库,结果除了进行一般性信息发布外,并不能对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用报告,市场需求极少;有的地方把信用体系建设搞成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诚信教育活动,结果活动办得轰轰烈烈,实质性问题并没有解决;有些部门把正常的行业分类监管理解为信用体系建设,于是众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都进行所谓的‘企业信用评级’。目前在中国的许多企业里都可见到的一种景象是:各种证书飞满天、各种牌子挂满墙,但企业的信用度到底如何仍无从判断,企业的信用状况也未见根本改善。”

对此,很多信用评级机构也在探讨,并主张信用评级应“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走出一条新路。不过,新路并不好走,要走好则更难,因为对于评级机构来说,最缺乏因而最需要的不是钱,不是知名度,而是公信力。公信力如何取得?答案简单却内涵深远: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用科学的评级报告一点一滴累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