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百里香樟大道”往来千万“回头客”
时间:2016-07-06 |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一条笔直的柏油路,两旁翠绿的香樟树向半空伸展枝叶,交错间透出斑驳的阳光……行驶在长兴县父子岭村的104国道上,怡人的风景为赶来尝鲜的“梅粉”增添了一份惬意,也为夹浦镇父子岭村的杨梅节带来了千万“回头客”。
父子岭村位于浙江与江苏两省交界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号称浙北第一村。据村里的老人介绍,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微服南下路过此地,便对斯圻产的杨梅赞不绝口,“斯圻杨梅”由此得名,父子岭村便是当年斯圻的所在地,也就自然成为长兴产杨梅最早的地方。
今天上午,在长兴县夹浦镇父子岭村村委会,一位村民提着杨梅匆匆走进办公室。湿透的衣衫贴着后背,雨水顺着头发流到了面颊,来不及擦去脸上的雨水,他赶忙把200筐杨梅交给村委会书记。村书记刘伟星告诉记者,他是村里有名的“杨梅精品线路”专业户——杨振龙,他家的杨梅个大、色黑、汁水多,每年杨梅一成熟便销售一空。
“这些都是常州客人订的,今年已经第三年了。”谈起自家的杨梅,杨振龙便打开了话匣子。2012年,村里鼓励杨梅改良嫁接新品种,他率先培育了东魁、小碳梅和荸荠三个品种。通过挂果、疏果等步骤精心培育,目前,40多棵果树开始结果,占总量的40%,年产值约2万余元。对此,杨振龙颇为满意,他表示,这只是他的一个副业,忙碌半年有好的收益,退休后守着果园,老两口的日子也不用发愁了。
除了精益求精的种植技巧,四通八达的交通干线与产业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据杨振龙介绍,原来104国道两旁有大小工厂85家,公路上常年尘土飞扬。“那是白天家里都没法开窗,现在可大变样了。”他表示,杨梅大部分销往苏州、常州、湖州等地,新品才种了4、5年,就积累了一批“杨梅粉”,每年果子还未成熟,一个个电话就接连打来,有的客人等不及送货,甚至自行驱车100多公里赶来尝鲜。
交通设施的改善,为村民送来致富的金钥匙。据了解,104国道浙江长兴段全长33.6公里,公路两旁是连绵的香樟树,枝叶繁茂、四季常青,由此得名为“百里香樟大道”。日前,浙江省公路管理局和浙江经视联手打造“寻找浙江最美公路”活动落下帷幕,104国道长兴段在广大观众微信票选中脱颖而出,凭借着百里绿廊的美景再一次被观众所熟知。
近年来,“公路边三化”工作启动以后,长兴县委、县政府把104国道长兴李家巷段改造工作作为“四边三化”行动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工作组,公路部门配合当地政府对建筑控制区内和可视范围内的违法建筑、有碍观瞻的民房、厂房和无序广告牌全部进行拆除,对公路两旁进行绿化、美化。
据长兴县公路管理局养护中心副主任李卫兵介绍,在加大公路的清扫保洁力度同时,对104国道李家巷过境段的绿化景观工程进行了施工,共完成绿化景观种植与提升面积达12.3万平方米。通过整治以后,104国道李家巷段一路尘土飞扬的景象不见了,公路边小石粉加工厂拆除后被绿化景观替代了,沿线村庄的老百姓门窗也打开了。畅通、安全、洁净、生态的公路环境从期盼成为现实。
随着美丽公路的一路延伸,广大农村对外的窗口被打开,公路的便利通达促进了当地果蔬经济的发展。父子岭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目前,全村杨梅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00多亩,年产量约600吨,主要销往上海、江苏、安徽及本省各地。广大村民果农已开始朝着农技专业化经营规模化迈进,该村已有300多户梅农加入斯圻杨梅合作社,占父子岭村总户数的70%以上。2015年,通过合作社销售杨梅量达120余吨,在江浙沪市场进一步打响了斯圻杨梅的品牌。
梅甜了,路美了,配套服务自然不能落下。据了解,百里香樟大道1314公里牌附近,还将新建一个香山公路驿站,在展现公路各地方文化之余,提供休息、加油、手机充电等便利。据长兴公路分局办公室副主任莫建忠介绍,该驿站还将配套建设太湖观景台、“1314签名墙”等,计划于今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父子岭村位于浙江与江苏两省交界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号称浙北第一村。据村里的老人介绍,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微服南下路过此地,便对斯圻产的杨梅赞不绝口,“斯圻杨梅”由此得名,父子岭村便是当年斯圻的所在地,也就自然成为长兴产杨梅最早的地方。
今天上午,在长兴县夹浦镇父子岭村村委会,一位村民提着杨梅匆匆走进办公室。湿透的衣衫贴着后背,雨水顺着头发流到了面颊,来不及擦去脸上的雨水,他赶忙把200筐杨梅交给村委会书记。村书记刘伟星告诉记者,他是村里有名的“杨梅精品线路”专业户——杨振龙,他家的杨梅个大、色黑、汁水多,每年杨梅一成熟便销售一空。
“这些都是常州客人订的,今年已经第三年了。”谈起自家的杨梅,杨振龙便打开了话匣子。2012年,村里鼓励杨梅改良嫁接新品种,他率先培育了东魁、小碳梅和荸荠三个品种。通过挂果、疏果等步骤精心培育,目前,40多棵果树开始结果,占总量的40%,年产值约2万余元。对此,杨振龙颇为满意,他表示,这只是他的一个副业,忙碌半年有好的收益,退休后守着果园,老两口的日子也不用发愁了。
除了精益求精的种植技巧,四通八达的交通干线与产业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据杨振龙介绍,原来104国道两旁有大小工厂85家,公路上常年尘土飞扬。“那是白天家里都没法开窗,现在可大变样了。”他表示,杨梅大部分销往苏州、常州、湖州等地,新品才种了4、5年,就积累了一批“杨梅粉”,每年果子还未成熟,一个个电话就接连打来,有的客人等不及送货,甚至自行驱车100多公里赶来尝鲜。
交通设施的改善,为村民送来致富的金钥匙。据了解,104国道浙江长兴段全长33.6公里,公路两旁是连绵的香樟树,枝叶繁茂、四季常青,由此得名为“百里香樟大道”。日前,浙江省公路管理局和浙江经视联手打造“寻找浙江最美公路”活动落下帷幕,104国道长兴段在广大观众微信票选中脱颖而出,凭借着百里绿廊的美景再一次被观众所熟知。
近年来,“公路边三化”工作启动以后,长兴县委、县政府把104国道长兴李家巷段改造工作作为“四边三化”行动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工作组,公路部门配合当地政府对建筑控制区内和可视范围内的违法建筑、有碍观瞻的民房、厂房和无序广告牌全部进行拆除,对公路两旁进行绿化、美化。
据长兴县公路管理局养护中心副主任李卫兵介绍,在加大公路的清扫保洁力度同时,对104国道李家巷过境段的绿化景观工程进行了施工,共完成绿化景观种植与提升面积达12.3万平方米。通过整治以后,104国道李家巷段一路尘土飞扬的景象不见了,公路边小石粉加工厂拆除后被绿化景观替代了,沿线村庄的老百姓门窗也打开了。畅通、安全、洁净、生态的公路环境从期盼成为现实。
随着美丽公路的一路延伸,广大农村对外的窗口被打开,公路的便利通达促进了当地果蔬经济的发展。父子岭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目前,全村杨梅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00多亩,年产量约600吨,主要销往上海、江苏、安徽及本省各地。广大村民果农已开始朝着农技专业化经营规模化迈进,该村已有300多户梅农加入斯圻杨梅合作社,占父子岭村总户数的70%以上。2015年,通过合作社销售杨梅量达120余吨,在江浙沪市场进一步打响了斯圻杨梅的品牌。
梅甜了,路美了,配套服务自然不能落下。据了解,百里香樟大道1314公里牌附近,还将新建一个香山公路驿站,在展现公路各地方文化之余,提供休息、加油、手机充电等便利。据长兴公路分局办公室副主任莫建忠介绍,该驿站还将配套建设太湖观景台、“1314签名墙”等,计划于今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