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慈溪交通开启“外联内畅”新格局

时间:2016-07-28 | 来源: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先行官”,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今年6月27日,胜陆公路(横河-余慈界段)工程开工仪式的举行,向社会各界发出了重要信号: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慈溪交通又迎来载入历史的重要时刻,以胜陆公路(横河-余慈界段)工程开工为标志,“十三五”慈溪交通新局面已顺利打开。

  自今年以来,慈溪交通热点不断。从2月份宁波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专题审议会提出要大力支持慈溪交通发展,到慈溪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再到6月1日国家发布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把慈溪定位为长三角九大中等城市之一,且是宁波地区唯一的中等城市,慈溪交通在获得社会各界热切关注与期盼的同时,也迎来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据悉,投入百亿巨资构建“外联内畅”综合交通新格局,全面实现交通大发展大突破大繁荣,这是慈溪对于构建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的思路解构,也是“十三五”交通建设的理念指导。今年上半年,胜陆公路(横河-余慈界段)工程开工建设、交通集团组建完成、公共自行车一期项目顺利投入运营且二期加快实施等等,一项项重点工程和惠民工程的推进,书写着慈溪交通的新格局,描绘出“外联内畅”的新形象。

  着眼“外联”,是慈溪主动融入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加速融入上海都市经济圈,全面推进对外重大交通道路网络建设的必然选择。确保实现“1、20、30”交通出行目标,也就是要打造慈溪连接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的1小时交通圈;该市各镇(街道)、中心城区和产业平台20分钟内要能上高速(快速)公路;中心城区到达各镇和产业平台的交通时间要在30分钟以内。

  做好“外联”文章,具体就是要重点完善该市东西向、南北向和环杭州湾三大综合运输通道,通过杭甬高速复线、中横线、G329国道西接杭州、东连宁波;通过建设跨海高铁、杭州湾大桥余慈中心连接线、规划G228国道、胜陆公路北接上海、向南辐射浙中;依托杭甬高速复线、沈海高速、规划S202省道打造沿海疏港综合通道。

  今年6月,胜陆公路(横河-余慈界段)在去年底胜山至横河段建成通车的基础上,按时开工建设,力争2018年完工、2019年正式通车,打开“外联”大门。与此同时,新的市客运中心站按计划全力推进,预计年底正式启用;积极配合宁波做好杭甬高速复线慈溪段前期准备,计划于年底开工建设,这些都较好把握了“外联”节奏。

  确保“内畅”,是提升慈溪城市综合实力、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交通着力点。即要建设主城区“口”字型的绕城快速路,加强区域内现有路网的配套和完善,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段,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深入实施疏堵保畅行动等,注重多种交通形式互补性,提高区域内部运输效率。

  今年来,杨梅大道、景观大道修建完善,沿海北线(灵峰路-跳头浦段)全线路基贯通,长邱线延伸段一期基本完工,观附公路(老凉亭-海晏庙)改造有序推进,中横线龙山至观海卫段北侧路面中修进入招标程序……全市重点道路的修建完善,不仅便利了交通往来,而且还扮靓了城市风景。

  为实现“内畅”,慈溪还积极倡导绿色出行。上半年,围绕“公交优先”理念,该市继续推进公交金融IC卡办理,方便群众出行。同时,完成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一期项目建设并通过验收,办卡3674张,租车4.43万辆次。目前,《慈溪市公共自行车专项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二期项目即将启动,计划新增租赁点7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1400辆,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通达天下,畅行万里”。今年6月,慈溪市交通集团公司组建完成,完善了交通投融资体制机制,形成政府指导、政企分开、产权清晰、市场化运作、权责利统一的现代国有资产营运管理体制,为更好地发展城市交通夯实了管理基础。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