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接力上海紧追“自贸区”
时间:2013-09-22 | 来源:
“上海浦东,从杭州湾北岸洋山港临港新城出发,一路北上,直至长江南岸外高桥港区码头,4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大约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即将挂牌成为中国大陆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消息一出,随即迎来大量资金追捧。
此后,青岛、天津、广州、深圳等多地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布局,希望成为下一个自贸区试点,分享“自贸区红利”。尽管竞争者颇众,但众多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拥有多项政策优势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将真正有望成为第二块试验田。而媒体也从天津官方证实,天津自贸区方案确已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天津对获批也持乐观态度。
方案酝酿已久
对这些已经拥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等类似特殊监管区域的城市来说,“自贸区”的确极具吸引力。
与这些特殊监管区域相比,自贸区的“高端”之处体现在功能上:保税区只能对区内货物进行仓储、中转、展示及简单加工(如包装),而加工制造则只能由出口加工区从事,但“自贸区”则综合了所有功能。“在当下中国,自贸区无疑是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的最大‘制度红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说。
对“自贸区”的建设探索,天津滨海新区已持续多年。2007年12月,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一期封关后,天津就将自由贸易港区定为了发展目标,6年后的今天,这个国内运作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已经拥有了多项政策优惠。
早在2008年3月,国务院就在《天津滨海新区综合(行情专区)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中明确表示,东疆保税港区在“条件成熟时,进行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
2011年5月,国务院再次批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同意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为核心载体,开展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业务和租赁业务的政策创新试点。
政策为东疆保税港区累积了优势,而当前该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为其增添了不少底气。填海造陆形成的东疆一岛的30平方公里土地基本已开发完毕。东疆二岛规划也于今年启动,预计5年内投入500亿至600亿元,填海造地40平方公里,以增加东疆的港口岸线和土地使用面积,作为天津由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升级的空间载体。
瓶颈尚需突破
虽然“自贸区”涵盖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几乎所有的功能。但业内人士纷纷指出,它的核心并非在于简单追求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开放效果,而是要素市场的放开、政府边界的厘清以及管制放开的试验。说到底,它是在WTO最惠国待遇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市场,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可见,“自贸区”真正需要的,是与其贸易相配套的金融体系。在这方面,天津表现如何?据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张爱国介绍,目前东疆在货物流通、资金流动、企业经营、人员进出等方面的试点进展顺利,但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启运港退税等试改革推进缓慢。而离岛退免税购物、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等则因涉及部门众多,距离真正落实还尚待时日。
也正因如此,天津更迫切地希望以设立自由贸易港区来推动现有试点,同时也进一步延续和深化现有的优惠政策。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罗小明分析指出,“就货物贸易而言,东疆保税港区获得的政策已经没有多少可突破的空间,剩下的就只能是服务业和金融的开放。”但要做金融的生意,深层次的触碰金融制度还并非那么容易。
一位资深分析人士举例说,尽管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看上去风风火火,通过提供优惠条件或基础设施,吸引了500家跨国公司总部落户,但他们并非真正落户。绝大多数也就是行政功能而已,关键的资金运作并不在中国。这正是因为国家还不允许资本自由流动。而自贸区的建设,改革现有相关金融制度势在必行,否则效果难彰。
金融“生意”待挖掘
事实上,上海的瓶颈也是天津的瓶颈。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对金融自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贸易到了高层级,必然与金融挂钩,也必然与资本流通挂钩。在目前的东疆保税港区,对金融政策的试探也初步有了一定成效,如金融租赁、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离岸金融等。
如今,注册资金10亿元的华电资本控股公司融资租赁项目落户东疆,这也是国有五大发电集团在东疆设立的第二个融资租赁企业。如今的东疆,飞机、船舶、机车、机械设备等都进入了融资租赁。由于在东疆注册的融资租赁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境外承租人的业务能够享受一次性出口退税,这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为是我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历史性突破。
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融资租赁总部企业有140家在天津滨海新区落户,占到全国五分之一左右;全国租赁企业注册资金约有三分之一,在此,行业业务总量也占了全国将近四分之一。而根据滨海新区的融资租赁发展计划,到2015年,滨海新区融资租赁合同额将突破10000亿元。
而在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政策方面,东疆也先行先试,踏出了重要一步。记者了解到,目前,东疆保税港区是全国首个试行资本金意愿结汇政策的保税监管区域。企业可以先提交政府批文将外汇换成人民币,将其保留在企业人民币账户里,需要付款时,根据发票、合同等支付证明将资金划给收款人,这项政策为企业提供了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政策空间。
作为国内第三个离岸金融试点区域,“企业可以在东疆招行设立离岸账户,简化企业运营流程的同时,也可进一步提升东疆保税港区物流环境的国际化。”东疆国际航运交易市场总经理孙杰表示。此外,目前也有多家东疆保税港区重点企业通过与招商银行深度合作,在“离在岸结算及贸易融资服务”、“离在岸综合授信业务”、“离在岸联动特色服务”和“全球现金集中管理服务”等方面迈开了步伐。
